財務自由只是一個過程,是因為你知道其他更值得追求的事情
很多人都以為財務自由是一個終點,覺得達成了就無憂無慮了,此生再沒煩惱...
但這就忽略了馬斯洛需求理論-人類需求如金字塔有層次分級的,物質生活滿足了就開始嚮往精神生活
財務自由這觀念的推出,讓很多只能像老鼠賽跑困局的普通人見到曙光,因為普通人往往為了五斗米,被困在辦公室大半輩子,浪費體驗其他美好事物的機會。
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生活品質
很多人認為努力工作可以掙更多錢,有更多錢就能買更好的商品,這樣就能提升生活品質,然而這樣最後只會淪為一家企業底下的僕人而已,因為你並沒有真正為了自己的目標及夢想而活。如果有意識到自己不能一輩子如老鼠賽跑般被困住,就應該注意以下:
1.工作賺的錢是用生命換的,應該想辦法買入資產:
我們多數人都是花時間上班賺取工資,頂多差別在每個人的單位時間價值不同,如果還因此拿去買奢侈品,實在是太可惜,花該花的,剩下存起來,讓資產為你生錢。
2.自己對物質需求的控制:
分清楚是想要還是需要,一支手機還能用,推出新款了就買,就是想要;要記得這些錢都是你花生命賺的,在追求財富自由的過程中,犧牲一些物質享受是必須的。
3.時間比金錢更重要:
為了省小錢而花時間是不明智的,時間流失就沒有了,除非特殊情況下,時間價值應該擺在金錢價值前方。
4.打造真正自由的人生:
能夠走向財務自由道路的人們,多數都有一定的自制力和執行力,但真正財富自由的背後,應該是建構出自己想要的人生,擁有時間體驗自己喜歡的生活,有時間陪伴家人、陪伴朋友,讓精神層次飽滿充足,別因為金錢條件滿足了,卻成為精神空虛的行屍走肉,囚禁在精神空虛的牢籠內,並無法真正體驗財富自由帶來的可貴。
。
留言列表